- · 《国际护理学杂志》栏目[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数据[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收稿[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投稿[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征稿[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刊物[05/29]
护理学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及对策探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一、引言 如何切实提高护理课程教学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助推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政素养,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品质,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只有坚持显性教育
一、引言
如何切实提高护理课程教学质量,淘汰“水课”、打造“金课”,助推学生树立良好的思政素养,形成良好的科学文化品质,已成为新时代教育的核心任务。只有坚持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才能避免“孤军化奋战”“孤岛化分割”现象的出现,确保护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目标和方向的一致,推动高校护理学更加快速、全面、高效地发展。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选题背景
高校肩负着科学研究、培养人才、文化传承、国际交流的重要使命,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事关如何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因此,树立全课程育人理念,实现知识传承与价值引领的统一,实现全课程育人格局,是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深入研究护理课程思政有利于加深对“课程思政”问题的理解与认识,也有利于把握“课程思政”推进中的内在规律,还有利于进一步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和发展。
(2)实践意义
第一,思政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有效途径,弥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短板。也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对于办好新时代大学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课程思政”在中国是思想政治教育一个比较新的概念,且国内研究不太多,在国外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只是不采用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名称而己,只有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远。刘冰指出,课程思政是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的一大体现,专业课教师通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进行全过程育人是实现高校育人的基本要求,应充分发挥自己在德育上的优势[1];张淼指出,要解冻专业课程蕴含的思政资源,只有人人成为思政工作者,才能画出思政教育的同心圆[2];李楠认为,构建课程思政的体系要落实教学单元设计,形成育人的协同效应[3];马亮认为,高校专业课教师要在立德树人上形成共识,打造出高质量的“思政+”课程,保障专业课教师能够高效、优质地投身课程思政建设[4]。
二、高校课程思政体系问题分析
(一)课程思政体系参差不齐
目前,我国高校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发展不够均衡,部分专业的教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和专业技能,未清楚认知与理解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重要性,而是单纯地停留在构建课程思政体系的表面,造成课程思政体系参差不齐。高校构建课程思政体系需要多方面协同配合,而目前很多高校对护理课程思政缺乏必要的设计与开发,没有进行深度、厚度、热度的挖掘。
(二)学科间缺乏必要融入点
课程思政体系的构建关键在于学科间的融合贯通。但当前,很多教师在开展护理教学课程或者活动时,没有合适的融入点,将德育知识融入到专业学科的教学中,过分重视专业课程的教学,使得学生的道德意识、价值观念、综合素养未得到更好地培养。
三、高校课程思政体系构建问题的解决方案
(一)重视课程思政体系重构,推动各学科间无缝融合
由于很多高校没有将学科教育与育人工作有效统一。基于此,高校必须重视课程思政体系的建设,统一隐性教育与显性教育、统一育人和育才工作,明确培养方向和目标。在护理课程思政体系建设过程中,可以通过教案、教材、讲义、辩论等载体来开展思政育人工作,重视思政课程与其他学科间的无缝融合。
(二)建立课程思政示范中心,树立教书育人责任意识
建立课程思政示范中心,全面提升教师育人责任,树立教书育人责任意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教师是高校德育工作的一线指导者,要自觉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将德育放在培养人才的第一位。护理学教师要意识到自身角色的双重性,既是知识真理的传授者,又是大学生价值观塑造的引领者。将学生的知识性教育与价值观引领作为自己的职责任务,将“又红又专、德才兼备”作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使命。
[1]张丹丹.复杂性视阈下“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8,9(6):213-215.
[2] 张 淼. 高 职 院 校 建 设“ 课 程思政” 之路径剖析[J]. 教育教学论坛,2018,37(10):254-257.
[3] 李楠.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建设与育人路径的研究[J]. 教育现代化,2018,46(8):177-178.
文章来源:《国际护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hlxzz.cn/qikandaodu/2021/0512/857.html
上一篇:我国城市智慧养老的研究进展
下一篇: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里程碑计划体系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