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国际护理学杂志》栏目[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数据[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收稿[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投稿[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征稿[05/29]
- · 《国际护理学杂志》刊物[05/29]
培养护理学硕士研究生职业道德素养的相关研究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当今社会各类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医院正常的诊疗工作,有些问题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治安事件,因此临床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将是主动改善
当今社会各类医疗纠纷层出不穷,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医院正常的诊疗工作,有些问题甚至已经发展成为严重的社会治安事件,因此临床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和培养将是主动改善医患关系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早在2001年国际医学教育专门委员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e of Medical Educat ion,IIME)制定了《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GMER)[1],明确规定了世界各地医学院校培养的医学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2]。包括医学知识、临床技能、职业态度、行为和职业道德、信息管理、批判性思维等,其中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 护理硕士研究生作为护理专业的高端人才队伍,其职业道德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了未来护理学科的发展。因此护理人员不仅需要扎实精湛的专业知识和临床技能,更需要过硬的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素质。但是,目前在各高校护理硕士研究生培养体系中,针对思想道德修养或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目标及方法均未构建出具体的考核评价方案,虽然各高校都在积极开展伦理、心理、沟通等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但是课程中的理论教学内容却未能融入到临床实际工作中。 本研究将对护理硕士研究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素质的相关内容展开初步研究。 一、研究方法及过程 本研究通过采用文献回顾、专家访谈、专家咨询、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从思想道德品质及职业道德素质的培养目标、方案及评价方式等进行初步研究[3]。 (一)专家访谈 本研究选取15位山西省内知名专家进行访谈,其中医学教育专家3位、护理教育专家6位、临床护理专家6位,采用结构式访谈进行调查,针对护理专业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以及评价考核等问题进行结构式访谈。 (二)专家问卷咨询 通过分析专家访谈结果,设计专家咨询问卷,依据德尔菲法的要求进行专家问卷咨询。选择山西省内20位专家作为咨询对象,其中医学教育专家4位、护理教育专家10位,临床护理管理专家6位。专家咨询共进行2轮,初步确定护理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修养及职业道德素养的培养目标及考核体系。 (三)问卷调查 根据专家访谈及专家咨询的结果,设计调查问卷,对我省200名临床一线护士长及14名在读护理硕士研究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结果及讨论 通过专家访谈及专家问卷咨询,初步确定了培养护理硕士研究生思想道德品质及职业道德素质的三级指标体系(结果见表1)。 经过对该指标体系进行分析发现,专家意见基本一致,但是针对培养方案的具体内容并未列出更详细的分类指标,因此可以发现,将日常学习的思想政治课程融入实际教学中需要更具体的培养方法,而对214份调查问卷进行分析发现,其中大多数被调查者表示,在临床实际工作中,对护士职业道德的培养及考核工作,均是通过工作经验进行判断评价,并无客观的评判标准和依据。所以在未来的护理研究生培养体系构建中,思想道德品质与职业道德培养方面,可尝试采用标准化情景教育,将思想道德理论课程知识融入到实际工作情景中去,对学生的执业行为进行分析及考评[4],使学生能够通过分析情景内容提高个人基本素质及道德意识水平。 护理作为临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者的职业道德水平,不仅直接影响着患者的生命健康状况,而且对医疗机构的社会信誉度也有着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医患矛盾及纠纷频繁出现的今天,培养和提高医护人员的职业道德能力,将是主动改善医患关系最有效的方法。 表1专家咨询结果
文章来源:《国际护理学杂志》 网址: http://www.gjhlxzz.cn/qikandaodu/2020/1116/464.html